您所在的位置:曹妃甸163 > 文化频道 > 家乡文史

曹妃甸民俗文化

发布:2014/9/29 19:26:05  来源:环渤海新闻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妈祖神像

  天妃宫,又称天后宫、娘娘庙,在闽、粤、港、台亦称之为妈祖庙。

  蚕沙口天妃宫,位于渤海沿岸泝河入海口处的蚕沙口村,与天津、蓬莱的天后宫并称我国北方三大妈祖庙。

  天妃即妈祖,姓林名默,祖籍福建省莆田县湄州屿。生于北宋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逝于雍熙四年(987年)九月九日。

  妈祖自幼聪颖,勤奋好学,且水性不凡。一生在民间治病救灾,扶危济困,护海助航,被人们尊奉为神,建祠祭祀。之后,又相传屡屡显圣,履海救船,呵护漕运。宋元明清各代,历受朝廷敕封:初为“夫人”、后为“天妃”、再为“天后”,封号屡加;随之,妈祖庙,起莆田,出福建,渐次在两广、在江浙、在上海、在天津、在冀辽、在齐鲁,沿海地域,均建庙宇。

  元代大兴海运,崇尚海神,而天妃传说广泛传播于民间,又有此封祀,各地陆续建起了天妃庙。天妃庙不仅遍及南北沿海,而且影响到不少国家。随着海运、远洋发展,千百年来,华人漂洋过海,安全地到达世界各个角落,海客皆信仰仗妈祖神祗庇护,纷纷感恩而修庙。妈祖遂传到台湾、香港、澳门、日本等东南亚国家,欧美的巴黎、巴西、挪威、丹麦、加拿大、墨西哥、美国均多供奉妈祖。凡有华人的大小埠头,几乎都有妈祖庙宇,全世界共有马祖庙一千五百六十多座。

  天妃的传说维系了海内外华裔情结,反映了人民的良好愿望,进而形成了妈祖文化。

  蚕沙口天妃宫,与闽、粤、台、港的天妃宫同源,始建于元代。

  蚕沙口,曾是古代海运入京东辽西的必经之海河转运码头和天然避风港湾。史载,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元世祖忽必烈下诏疏浚滦河,大开海运。于是盛产漕米、竹纸、杂品的江浙商贾、闽粤粮船纷纷驶舟北上。蚕沙口南滨渤海,村西所傍之被称为“铜帮铁底运粮河”的泝河,北连滦河,西通直沽,而成为海河转运的知名码头,是当时江南诸镇商船行河北必达之地。又因蚕沙河口为渤海湾中之湾,浪缓滩平,故,江南商船、米槽“海运多避风于此”(见《读史方舆纪要》)故又是蜚声海客之中的天然避风港。

  古代行船,海浪滔滔,风险莫测。商贾海客自南方出,多焚香祈祷于当地天妃宫,以求平安。及船飘洋过海,或一路顺风,或于惊涛中侥幸脱险,得避风于蚕沙口时,莫不感戴于天妃神灵庇护。故许愿“重修庙宇,再塑金身”者亦非少数。据考,蚕沙口天妃宫与对面的蚕沙古戏楼均系北上南人同当地渔民集资筹料所建。

  原天妃宫座落于蚕沙口村西,坐北朝南,同对面的蚕沙古戏楼相望,成为沿海少见的古建筑群。始建以来,历经明永乐、清乾隆年间和民国十年三次扩建修葺,殿堂巍峨,神像俨然,蔚为壮观。

  天妃宫正殿,正位塑三位女神像。主神为天妃(妈祖),两侧为送子娘娘、子孙娘娘。大殿两厢把门屹立青龙、白虎二神将,身高丈八,盔甲鲜明,金刚怒目,威风凛凛。在正殿中东西两侧还供奉关公、海龙王、火神、药王、千里眼、顺风耳、平浪将军、赶鱼郎等神像。

  天妃宫分正殿和后殿。后殿为观音圣母殿,殿前有一古槐,干如巨虬,冠如巨伞,郁郁苍苍,荫罩殿外,当时,这百里盐碱的不毛之地,竟有此古树葱茏,是为奇观。殿内,南海大士观音菩萨坐下金毛巨犼,手持甘露净瓶,慈眉善目,栩栩如生。观音两侧,侍立着善才童子和红孩儿。与各地的“倒座观音”不同,这里的观音坐北面南,相对大海。其原因,另有一番传说。

  蚕沙口天妃宫整个庙宇山门高大,殿堂布局奇特,院内晨钟暮鼓,香烟缭绕,气象万千。反映出古代高超的建筑艺术和人们对平安吉祥的希冀。

  历代先民们于水旱病疫、天灾人祸中,呼苍天,天不垂怜,央官府,官不恤民。无奈,只有烧香许愿祈求神灵护佑。于是,就有了神佛。有了神佛,就有了庙宇。有了庙宇,就有了庙会。

  蚕沙口天妃宫庙会是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马祖神诞)。平日里当地渔民,南来船客,四邻百姓,香火不断。到了庙会,更是空前繁华。

  庙会的“迎献”,形成演戏“酬神”,庙会的规模,形成万民商市。尤其于天妃宫对面,有宏伟奇谲的蚕沙古戏楼和戏楼上轮番上演的名班好戏,更使庙会名气凭添。每年逢天妃庙会,沿海渔民收船晒网,周围州县甚至外省民众、士绅、商贾、艺人纷纷赶庙会于此。人如云屯,车似齿密,热闹非凡。

分页:[1] [2]

相关文章

赞助商推广链接
Copyright © 2003-2009 Cfd16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