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 李八廒村健在的最后一名抗战老兵
按曹妃甸十农场党办室提供的名单,我于
李春亮,五门四支学然五子。李八廒村第一名共产党员、为抵御外国侵略者献身的第一人春台烈士之幼弟。
路南第一区队是以冀东抗日大暴动时刘守仁①的抗联5总队、张老八②的抗联7总队、高小安③的抗联13总队为基础发展而来。春亮参军时,高小安已经牺牲。春亮被分到四连,连长朱俊功④、指导员周礼云(二连连长张老八、三连连长刘守仁), 区队长张鹤鸣⑥。入伍没几天,部队开到乐亭,春亮开始了紧张的部队生活。
春亮告诉我,刚到部队时,面临的是敌强我弱的形势。部队领导是多年的老革命,打仗有经验,战术上机动灵活,遇到敌人,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所以一开始那阵子,大部分时间是行军。走村串庄,发动群众。
“那时候,班里经常来新人儿,有时还不熟悉就不见了。有的是牺牲,有的是调走,也有吃不了苦跑了的。”
“我二哥是共产党,是打日本牺牲的。我到部队上就是为报仇而来。我不怕苦、不怕死,所以部队领导对我印象挺好。”
“到部队将不到一年,组织上发展我入了党。那天是
对60多年前的往事,老人记忆犹新,对我娓娓道来。
“共产党员可不是白当的,打仗时组织敢死队,你就得先举手。说句不好听的,你得抢着死”。
春亮告诉我,参军后经历大小战斗无数,最难忘的是“马思廒战斗”。
“一九四五年
“不到9点钟的样子,到北面泊里下地的老百姓都跑回来了,告诉我们,鬼子的马队上来了。连长张治国当即命令,一、二排村北阻击敌人,三排到村南为预备队。”
“我们三排刚到庄南边,没成想敌人的马队没从北面进攻,而是从东面兜到南面。我们刚到村南面占据有利地形,敌人就到了。他们也没成想我们动作那么快,正骑着高头大马耀武扬威兜圈子,一点儿防备也没有。我们一阵机枪猛打、步枪排射,撂倒十几个。剩下的赶紧下马,趴在村外坨地地壕边上与我们对峙。”
“那天,从早晨9点一直打到下午2点。我们连180多人不挂彩的只剩下70多人,连长张治国也牺牲了。鬼子“满洲队”200多人,还有一个营的“蒙古骑兵”全被我们歼灭,击毙战马150多匹,缴获重机枪两挺、迫击炮一门、轻机枪9挺、掷弹筒8门,大量的步枪。这次战斗后,我担任了副班长。”
“我们阵亡的战士当天就由当地群众按当地风俗予以安葬。,现在那些坟墓还在。我们撤走后,第二天敌人又来了。他们把老百姓的门板卸下来,把鬼子的尸体架在上面火化了。”
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得知,春亮所说马思廒战斗就是老王庄歼灭伪满骑兵的战斗⑤。马思廒这个地名在地图上找不到,当时只有十几户人家,现在已经和老王庄东南街合为一体了。
老王庄战斗最激烈的部分是攻占“张子沽”大坟。我在搜集了有关这次战斗和刘守仁、朱俊功、张老八的资料后,
“张子沽大坟就是我们四连打的。大坟离庄有2里多 ,地势较高,周围
“后来听说,担架队把连长抬下来,在临时包扎所包扎后,立即送往张庄子部队卫生所,半路上牺牲的。子弹从左肋射进,经肠胃从右腋而出,血流在肚膛里。”
“张子沽战场是老王庄战斗最后结束的。我们全歼了敌人,为张连长报了仇。”
老人对将近70年前的往事已经记不很清了,我按刘守仁简介中1944年以后的战斗经历询问老人,他告诉我,他参加过发生在刘石各庄(
日本投降后,八路军冀东军分区14团改编成解放军冀热辽军区第17旅。“我在三营,营长是高小安的表弟张玉强。”在一次军事训练中,春亮右手负伤,“那天练兵科目是手榴弹。‘祖国造’手榴弹不好使,,崩手咧。在旅部医院养了好几个月。医院指导员是李绍先。”右手受伤影响持枪,部队将他做复员处理。
1946年5月,春亮手持部队的伤残军人证和党组织关系回到家乡。党组织关系转交地方组织,伤残军人证由个人保管。
这年冬天,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路南解放区,李八廒一带革命形势到了低潮。当时担任村干部的春亮同村里的基本群众一样,为了“跑敌情”实行“坚壁清野”。伤残军人证连同棉衣等家中物品一同埋入地下。等到来年春天敌人被打退,形势好转,把物品挖出来的时候,纸质的伤残军人证已经霉变的不成样子了。
“那你后来没申请补发一个?伤残军人可是有补贴的呀。”我问。
“补那干啥?我自己能劳动。这60年我过得不是挺好嘛。”60年未领取革命伤残军人补贴的革命伤残军人春亮没有丝毫遗憾。
春亮将党组织关系交到村里后,积极参加组织活动,很快取得村内党员的认可,不久就成了村民兵队里的骨干。1948年底,平津战役打响,春亮受命担任村担架队指导员,再次奔赴战火纷飞的前方。1949年初,圆满完成任务返回家乡。自那以后,无论是在互助组、合作化时期,还是成立、建设国营农场时期,他都在村里担任领导,同乡亲们一起,沿着党指引的道路、向着幼时李运昌、高小安等先辈提出的“让老百姓过好日子的”的目标默默贡献自己的一切。
已9旬的春亮老人坐在炕沿上,眉飞色舞的讲述自己的战斗经历。讲到激动处,情不自禁的站在屋中央手舞足蹈,比划着骑兵上下马的动作,这使我想起了上世纪60年代流行并传唱至今的经典歌曲: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它好比大松树冬夏常青
它不怕风吹雨打
它不怕天寒地冻
它不摇也不动
永远挺立在山岭
抗日战争胜利已经快70年了。春亮老人是李八廒村唯一健在的抗战老兵。参加八路军前他受过地主阶级的盘剥,在八路军他曾经在枪林弹雨中厮杀,回村后继续为祖国解放奔波,平津战役时担任担架队指导员由上了前线,和平年代更为了祖国的经济建设默默奉献(60岁以前一直担任村、生产队干部)。可以说,有了他们那一代人的无私奉献,才有了如今这一代人的衣食无忧。现在老一辈越来越少了,我们即将成为老一辈。同前辈相比,我们为下一代做了什么?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我们怎样才能像前辈那样,在即将离世的时候,问心无愧的说,我对得起时代、对得起下一代?
衷心祝愿春亮老人这样的长者长寿。期盼老一辈的奉献精神永存。
[李润生]
草于2014.6.1
① 刘守仁,
1948年大军南下,先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补训军副师长,师长,广西武鸣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洛阳军分区司令员等职。 1976年因病逝世于洛阳。
② 张子川(1913----1958),原名张丰庆,河北唐山滦南县胡各庄镇沈营村人,因在族中行八,故得号张老八,
1938年7月,组织胡各庄及周边地区农民,参加冀东抗日大暴动,出任抗联第七支队总队长10月率部去平西整训,其后返回路南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历任八路军联合县基干队支队长、二连连长、冀东联合县大队支队长、八路军冀东军区第46团副团长、第33团团长、第11旅旅长等职务。大个子,大眼睛,偏瘦。为人重义,待兵如子,习武功,蹲着身子可在庄稼地中走出十几里。使用双抢,为打枪迅捷方便,枪口向上总是倒插在后腰。战斗中异常英勇无畏,其部下讲,战斗中能分辨出八爷枪声与众不同,并时常亲自担任机枪手杀敌,打日本汉奸立过无数战功,威震昌(黎)滦(县)乐(亭)丰(南)地区,至今众多当地百姓口口相传,仍是传奇人物。抗战期间,或突围或路过封锁线,只要报出是八爷的部队,敌人少有敢开枪阻拦者。
抗战胜利后,1946年7月,抱病回沈营家中休养,吸大烟成瘾(其堂侄认为这是最终转投国民党主要原因之一)。后因村中有国民党特务向当时滦县国民党政府告密,遭军队包围在家中被俘,亲戚中有国民党高官游说利诱,一年后选择投向国民党,出任国军华北独立团二营营长、滦宁国军副司令、滦宁剿匪总队司令等职,期间有进攻解放军行动,据说因熟悉双方战法,解放军吃过不少苦头,。一年多之后,国民党败逃台湾,手下部队成为孤军,遂分发路费,就地遣散。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毁容并更名改姓隐居口外包头及北京地区,1951年11月于北京被捕,1958年在滦南被公开镇压。
③ 高小安:(1916~1944) 原名高瑞泉,河北省滦县安各庄(今属滦南县)人。1932年入党,1936年任丰(润)滦(县)边游击队长,活动于曾家湾、司集镇、杨各庄至渤海沿岸。冀东抗日暴动时,发展抗日武装3000余人。抗联队伍西撤时,率队留在冀东开展抗日游击活动。 历任游击队长、总队长、工作团主任、路南区副区队长、晋察冀军区十三军分区第一地区队副区队长等职。
④朱俊功 1917年5月生,河北滦县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参加组织冀东抗日武装暴动,任冀东抗日联军班长、排长,滦芦1区小队长、副连长、连长、支队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东军区49团副团长、2团团长、410团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武汉市公安总队副参谋长,荆州军分区司令员,孝感军分区司令员,1969年12月-1978年6月任湖北省军区副司令员。获三级自由独立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1992年在武汉逝世,享年75岁。
⑤参见《唐山文史资料大全》“丰南卷”所载史向荣“歼灭伪满骑兵的战斗”一文。
⑥ 张鹤鸣(1910~1952),又名范明合,陆健。滦县大门庄人。1928年考入滦县县立中学,因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后在本村小学教书。1935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到滦县县委西南区委工作。1938年7月,任抗联第五总队总队长兼参谋长1940年入晋察冀分区党校学习。一年后返回冀东,任冀东军分区作战科长。不久,到路南组建一区队,任区队长,负责开辟北宁路以南地区。1942年,率领新组建的一区队,活用游击战术,摸碉堡、打据点、除奸剿匪,不断袭击敌人。1944年12月22日夜,率领一区队6个连及丰滦联合县基干队、民兵近千人,在内线配合下,巧取乐亭刘石庄据点,俘虏绥靖军第五团官兵1500余名,缴获全部武器。1945年,任十七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十四团团长。同年
⑦参见“冀东抗战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