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曹妃甸163 > 文化频道 > 曹妃甸文学

蓑 衣

发布:2016/5/18 11:20:56  来源:转载  浏览次  作者:刘德润

  蓑衣称得上是一件古老之物。六十岁以下的人对它都是陌生的。但我与它却是相知结缘甚早,因为我是民国年间生人。从记事的那天起就亲眼得见爷爷、伯父、父亲等先一辈的人们编蓑衣,用蓑衣和卖蓑衣。我从十二岁起就紧步老人们的“后尘”与蓑衣相交为伴了。

  蓑衣在那个年代是庄户人家生活的必有之物。它看似一件比较简单的粗俗之品,但编织成成品并不简单。为了防雨它的外形必须做成伞形,在长度与宽度上也有一定讲究。长度一般要在一米五左右,宽度要与长度呈2:3的比例。做成的蓑衣要分里外两层,外层要编成顺溜的条状这样便于淋水,里层要编成网块,这样可以防止湿透衣服。编成成品要经过几道工序,首先是选料,把可用的留下把不用的弃掉;其次是配料,蓑衣的上身、下身、里层、外层各需要什么样的料搭配好;在配好料的基础上动手操作;最后一道工序是对初成的产品进行加工整理。这些工序完成大体需要3-4天的功夫。编蓑衣我是跟家族大伯学的。大伯先给我做示范他编我看,然后他手把手教我先编上身后编下身,先编里层后编外层。我虚心好学,只用了两三天我就能自己操作了。伯父夸我是个心灵手巧的孩子,我听了从心眼里感到高兴!

  编织蓑衣的主要原料是蓑草,这蓑草多生长在有水源的河边儿和池塘旁。我村中间有一个方圆三华里的大水坑,每年能产数吨的蓑草,这就为全村人编织蓑衣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上百户人家,家家都是蓑衣的生产户。我家是这些生产户的“领头羊”,不仅自家编织,也给左邻右舍当帮手做辅导。我家五口人每到夏秋两季都是身不闲手不停忙个没完没了。母亲是我家编蓑衣的主心骨,她既是操办的组织者也是技术上的辅导员。她编蓑衣不但质量好而且工效高,别人三天编一件,她只用两天就能大功告成,所以人送绰号“蓑衣老太婆”。

  庄稼人常年累月在地里摸爬滚打,遇上阴雨天是常有的事,所以蓑衣就成了常用的贴身之宝,特别是在阴雨连绵的三伏天,它更成了人们防雨避灾的“护身符”。我十四岁那年夏天,一连六天六夜天不开晴,家家缺柴少米。我家虽有点下锅之米但没柴烧做不熟饭,一家人都心急火燎。这时,父亲想起了村南烧窑的窑洞里有备用的柴草,于是我们爷俩冒雨披上蓑衣取回了两捆柴草,这才解决了锅里断顿的问题。就在阴雨连绵的第三天,邻居王大爷的房墙倒了,全街的青年人都身披蓑衣进行了抢修,给老人解除了一场灾难。面对危难之时得益于蓑衣的这些事,人们对蓑衣都很感激。大家都说:庄稼人过日子,冬天避冷没有棉衣不行,夏天防雨没有蓑衣不行……

  “蓑衣时代”是百姓人家节衣缩食的时节。在这样的环境里,人们不仅把蓑衣当成了一种生活必须的用具,也当成了生财之道。那时家家户户都编蓑衣也卖蓑衣,而且自用的是“小宗”,卖出挣钱的是“大宗”。尽管一件蓑衣只卖1.5元钱,人们也愿薄利而为。母亲是编蓑衣卖蓑衣的热衷者和能手,她组织和带领全家人在蓑衣上操心费力。我和弟弟负责采集原料,她和姐姐动手操作,父亲赶集上店负责推销。就这样靠一家人的紧忙活,赢得了每年都有上千元的收入。这用心血换来的收入,既补贴了日常生活的家用,也给一家人带来了欢欣。记得是我十三岁那年的八月十五,父亲用卖蓑衣的钱买回了三斤猪肉和二十斤高粱米,一家人过了个皆大欢喜的中秋节。饭后父亲高兴地说:谁知道哪块云彩下雨呀!万万没有想到这不太起眼的蓑衣也成了我家的一份生财之道……当时我家居住的北大街有28户人家,家家都从蓑衣身上得到了钞票,多的每年竟能赚到上千元,少的也有几百元的收入。

  随着社会的发展,蓑衣这一特定历史年代的产品早已“退位让国”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时尚的雨具,这是物质世界新陈代谢的必然规律,承认和遵循这一规律是应当的,深怀蓑衣情怀也是必须的!

  我今年已是84岁的耄耋老人了,在享受小康幸福生活的今天缅怀蓑衣这一“古董”之物,心中铭刻的是两句话:蓑衣做为一种历史,它虽然已经老去了,但它给我留下的记忆永远不会老去,我对它的怀念永远不会过时!

相关文章

赞助商推广链接
Copyright © 2003-2009 Cfd16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