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曹妃甸163 > 文化频道 > 曹妃甸文学

梦圆曹妃甸

发布:2014/10/31 10:03:14  来源:曹妃甸作家协会  浏览次  作者:杨海光

 我们可爱的祖国无愧是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东方文明古国,在她那博大胸怀拥抱着的每个湖海,每条江河,每座山脉,每片土地,每座城镇,每个村庄,乃至每个角落,都留下了神秘而美丽的传说,曲折而动人的故事,酣醇而浓郁的诗歌……

在渤海湾北部唐山市滦南县沿海海域里,座落着在国家地图上没有标名的弹丸小岛。岛虽小却有一个令人神往的名字叫“曹妃殿”。就是现在常见于报刊杂志和各种文件上的“曹妃甸”。殿,甸,音同字异,义也不同。殿,特指供奉神佛或帝王受朝理事的房屋,如佛殿、宫殿;而甸,古代指郊外的地方或放牧的地方如草甸子。因为小岛上曾矗立着供奉曹妃娘娘的三层大殿,故小岛得名曹妃殿,而非曹妃‘甸’。人们用惯了‘甸’,本文题目也就用‘甸’吧。

那么,曹妃大殿为什么建在这弹丸小岛上呢?作为小岛海域的渔家之子,我童年随父亲驾船出海的时候,父亲不只一次的讲过曹妃甸故事。

传说,唐朝初年,唐王李世世为了开拓大唐疆土,亲自驾龙舟率战船跨海征东。随其征东的有一位曹姓妃子,美貌无双,学识超众,吟诗作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且贤惠温柔,又能歌善舞,深得唐王宠爱,唐王得到曹妃百般体贴,又善听曹妃要关心将士疾苦的建言,一路上雄风大展,战力无穷,就连翻飞的海欧和跳跃的浪花也为征东海上大军欢歌起舞。

征东大捷,唐王率战船凯旋时,却遭遇了一场特大风暴潮。苍茫大海,昏天黑地,浪借风势,风助浪威,将征东战船冲得七零八落,处在船毁人亡的险境之中。

挨上这么大的风暴潮,本来身体虚弱的不习惯船上生活的曹妃,又惊又怕,呕吐不止,身子着实难以支撑,躺在唐王怀中,欲哭也无泪了。为了躲避狂风巨浪,唐王下命将士将船驶向浅海,寻找避风港湾。此时,曹妃突然睁开眼睛,说道:“眼前霞光映照,金光四射,正是我该去的地方!”唐王抬眼望去,果然有一片仙境般的海上楼阁呈现在眼前。他下令战船向此处驶去。

这里原来是一座小岛。岛上长满了芦苇、盐蓿和各种野草野花。文蛤、海螺、毛蚶等各式各样的贝壳在阳光下闪着金光银光、耀眼夺目。唐王下令龙舟靠岸,亲自背曹妃下船,安放在野花丛中。病危中的曹妃慢睁开双目,对唐王微微一笑,乞求道:“这是个黄金宝岛,请陛下赐我长眠此地吧……”她话音未落,气绝。顿时,如泣的涛声伴着唐王悲痛的哭声在沧茫大海回旋……

征东众将士痛悼曹妃之后,唐王下令将曹妃安葬在小岛上,修筑三层大殿,将曹妃塑像安放大殿之中,并赐这座无各小岛为“曹妃殿”。从此,海上渔民和四方游客纷纷前来拜谒,常年香火不断。为此,民间还留下许多神话故事。

相传“八仙”之一的韩湘子从西天挎了五方沙土给其母上坟。腾云驾雾过渤海上空时,只见曹妃殿的鎏金殿顶光芒四射,不由联想起大唐的太宗皇帝来。他想,皇上三宫六院七十二偏妃,却也自在。不料凡念一动,花蓝的沙土“唰”的一声压出三道缝来。沙土落入海里,留下三道沙岗,这就是今天西起大沽口东至辽河口的三道杠沙。曹妃生前貌美无双,死后塑像犹如天仙,有烧香者被其美色所迷惑而产生邪念。凡产生邪念者常被海神严惩,命丧海中。所以,后来的烧香跪拜者再也不敢仰视曹妃塑像的面容了。但当韩湘子飞越曹妃殿上空,渴望目睹曹妃美容时,却被暗中跟随他的铁拐李所发觉,怕误了韩湘子之正果,铁拐李奋力将铁拐抛出,吓得韩湘子冷汗渗出,凡念顿消,忙用手中花蓝挡住铁拐,铁拐直落岛上,戳入地下,顿时曹妃殿前出现一眼水井,有清澈甘甜地下水喷涌而出。凡饮此井水者,健胃舒肝,清爽无比;凡用此井水洗浴者,护肤去污,浑身舒服,真可谓难求之圣水也!这就是被后人称为滦州八景之一的“古井甘泉”。

当地沿海渔民敬仰曹妃,每逢完成捕捞作业,就将船拢到岸边,携海味美食给曹妃娘娘进贡烧香。因为渔民们朴实厚道,多情多义,态度虔诚,不伤岛上一草一木,保护岛上所有生灵,所以深得曹妃喜爱。渔民一旦出海遭遇风恶浪险时,她就施法术搭救渔民上岸,化险为夷。

我想,韩湘子与铁拐李大概是民间流传的神话故事吧,无从考证。而曹妃殿岛的名称来历和三层大殿的存在,却有证可寻。我听说过也亲眼看到过可能是大殿残留的物品:曾在海上救起61条生命的柳赞三村渔民刘凤忠跟我说,他拉网时曾拉上来七块大型青砖和一些瓷器,经鉴定,均是唐代物品;有许多在曹妃殿岛周边海域驾渔船从事拉网捕鱼作业的渔民都拉到过唐代的瓷盆、瓷碗、瓷盘、瓷罐、瓷缸等制工精美的瓷器物品。多数渔民不识货,不知这些文物多么珍贵,价值几何,也就随意卖给了一些识货的文物贩子,给钱虽不多,但看起来也不少,有的瓷盘能卖千元以上。一位李姓渔民一网拉上来的瓷器卖后竟盖了三间亮瓦新房。更让人称奇的是有一位常年在曹妃殿周边海域拉网的老渔民拉上来一支古时高贵女人头饰戴的金簪子,沉甸甸,金闪闪的,这不能不令人联想起这金簪子是否就是曹妃娘娘曾戴过的那一支……

厚重的文化遗产为这个渤海湾北部海域的弹丸小岛蒙上了难以揭开的神秘面纱。从而更增强了人们的好奇心,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

有史料记载,民主革命之先驱孙中山先生在他的建国方略中曾有过建设“北方大港”的设想,经后人考证他计划所要建设的北方大港的地址就是曹妃殿。

我们渔家祖祖辈辈也都有过这样的梦想,把这荒芜小岛变成美丽的舶船码头那该多好啊!

大革命失败,孙中山的宏愿落空,大港没建成,但后人一直把曹妃宝岛看在眼里,放在心上。

全国解放后,新中国的党和政府的决策和科技工作者们,曾一批又一批地上岛考察,作出了一个又一个开发曹妃殿的可行性报告。

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的增强,河北省最后决定开发曹妃殿。在这个小岛的周边海域吹沙造地,大兴土木,建设世界一流的大港口、大钢铁、大化工、大船厂……总之,要变小岛为一座融经济与文化为一体的碧海新城,壮哉!美哉!令国人振奋,让世界震惊!我仿佛看到寂寞曹妃也为之动容,突醒来,面对神奇的渤海湾,吟诗作赋,放歌起舞……

忽见一座蜃楼起,又闻渔歌碧海扬。

在悠悠流淌的历史长河中,短短几年,只不过是弹指一挥间,然而,英雄的建设者们硬是让这个千年小荒岛变成了一颗令世人瞩目的璀璨耀眼的渤海明珠!

宽敞平坦的跨海公路在美丽的花木映饰下直通曹妃殿;岛上矗立起幢幢高楼和各式样的建筑物;港口码头不时传来国内外往来轮船的汽笛声;现代化的首钢炉火似通红的晚霞映红了波光闪闪的大海;方舟造船厂为外国客户建造的第一艘轮船在喜庆的鞭炮声中长啸一声下水起航……

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都曾先后驱车来这里视察。热切地称这里是“黄金宝地”、“渤海明珠”。曹妃殿的开发已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重点战略工程。从而圆了孙中山先生的梦,也圆了我们渔家的梦……

相关文章

赞助商推广链接
Copyright © 2003-2009 Cfd16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