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曹妃甸163 > 文化频道 > 曹妃甸文学

钉马掌

发布:2014/10/11 19:59:36  来源:曹妃甸作家协会  浏览次  作者:阡陌行

      小时候,第一次看到钉马掌,只能用震惊两个字来形容,惊叹人世间居然有如此残暴的行当。一则为被钉掌的大牲畜鸣冤叫屈。好端端的四只蹄子,无缘无故地被人强行钉上铁掌,固定铁掌的钉子,足有三寸多长,这还不算,更令人发耻的是,铁掌钉到蹄子上后,还要有意地把钉子头斜向从蹄子的外缘穿出来,然后再用锤子把露初的钉子尖端砸弯,为的是防止马掌脱落,被钉掌的大牲畜该是多么痛苦啊;二则更为钉马掌的人心狠手辣而愤愤不已。大牲畜也是生命啊,整天被人驱来赶去、拉车作苦力也就罢了,咋还忍心给它那么残忍的酷刑,怎么下得去手啊。年龄稍大,懂得了一些生活常识,才明白钉马掌的目的实际上是为了保护马蹄子不受伤害,防止光滑的路面上行走时滑到,等于给大牲畜穿上了一双铁鞋,不仅不是残害,而且是保护和爱护。偶蹄类牲畜的蹄子上是角质质,就像人的指甲一样,时间长了就要修剪,给牲畜钉掌与给人修脚是一个道理。明白了事情原委,那份敌意和惊诧也就有了本质的改变。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农业生产中的耕、播、拉、碾、运等劳动强度大的农活,都由机械来完成了,饲养大牲畜的也就越来越少,钉马掌这个行当理所当然地渐行渐远,至少在冀东沿海地区,好多年都未曾再亲眼见到钉马掌的了。前些天闲来无事翻看闲书,看到一则消息,说比利时的布鲁塞尔,现在竟然有培训钉马掌技术的专门学校,而且录取学生的标准非常高,只是培养出的这些人才,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给大牲畜钉马掌,而是专职服务于赛马场上的马匹。没有实地观赏过赛马场上的马术表演和赛马比赛,但在电视里还是看到过那种盛况,给那么金贵的高头大马钉马掌,当然需要专门的培养和高超的技艺了。而本来源自民间,服务于农事的钉马掌技术却几近失传,这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方面吧。
       我们这里管钉马掌叫作挂马掌,一字之差,有了人性化的特点,而且少了很多血腥、残酷、残忍的味道。
       改革开放前的大集体时代,犁地、送肥、运公粮,哪样重农活都少不了牛马驴骡这些大牲畜的参与。挂上马掌,便增加了畜力。而且为了保证这些大牲畜蹄子的良好状态,一般情况下,每间隔一个月的时间,就要对大牲畜的蹄子修剪一次,同时更换新的马掌。那个年代,农业生产内部的分工也是很细的,除了有专司牲畜养殖的畜牧队外,在一些大的生产队还有畜牧组这样的组织架构,职责分明。我们村北就是畜牧队,有两个人专门负责给大牲畜钉马掌,由于年代久远,想不起叫什么名字了。由于父亲是饲养员,所以经常到畜牧队玩耍,得以亲眼目睹钉马掌的全过程。
      钉马掌的师傅有自己的行头,也有专门的工具。开始前,马掌师傅穿上一件能盖住自己膝盖的大围裙,把专用工具如马凳、锤子、马蹄铲等摆好。由于是给大牲畜钉掌,所以如何把牲畜固定在一个特定的位置很重要,这就是每个畜牧队都要有的木头架子。样子和现在的单杠相类似,两侧是深埋在地上的两根十多公分粗细的木桩,上面是一根与桩子粗细一样的横梁,高度在两米左右。钉掌开始,把牲畜牵到架子里,把缰绳系在横梁上,缰绳要尽可能地短,几乎把马头吊起来,防止钉掌时牲畜的头摇来晃去。横梁的前后还各有一条固定好的十来公分宽的皮带,分别从牲畜的前腿后侧和后腿前侧穿过,用力勒紧。这时虽然牲畜的蹄子并没有离开地面,但它已经用不上力了,相当于五花大绑,再烈性的牲畜,也无计可施,只能束手就范,不能乱踢乱刨了。先给哪个蹄子挂掌,就用一根细绳把这只蹄子绑在木桩上,把蹄子放在马蹬上,这个动作就叫翻蹄亮掌。马掌师傅很细心地把磨薄了、磨坏了的旧马掌撬掉,拔净上面的钉子,然后用锋利的马蹄铲把蹄子上老旧的角质质进行切除修剪,直到非常平整后,挂上新马掌。马掌呈U字形,是根据偶蹄类大牲畜的蹄型设计的。马掌上有4-6个稍有凹陷的钉眼,用特制的马钉固定后,一套马掌就钉完了。技术熟练的师傅做起来,一个大牲畜只消半个小时就可以做完。
      个别情况下,马掌师傅也会到生产队的畜牧组上门服务,如果单纯从观赏的角度看,这个更精彩,更有看头。为了安全,防止牲畜踢伤人,钉掌前要把大牲畜放倒。而要放倒大牲畜,又不能让它受伤,这就需要专门的技术了。像这种上门服务,马掌师傅自己会带一条手指粗细的绳子,由于经常使用,绳子表面很光滑,不会蹭伤牲畜皮肤。马掌师傅把绳子按一定顺序在牲畜身上缠绕几圈,然后突然用力,不管多么强壮的大牲畜就会乖乖地躺倒,四只蹄子也被绳子牢牢地固定住,这就是民间常说的“四马攒蹄”。做这个活儿当然需要有人配合,配合的人手上一定要有力量,主要是在大牲畜倒下的一刹那,这个人的力量足以用手能托住,慢慢地把大牲畜放倒在地上。这一连串动作一气呵成,是多年练就的功夫。现在再没有眼福欣赏这精彩一幕了。
       有资料介绍,说挂马掌在我国公元前五世纪前的游牧部落就有了,无论是放牧还是骑马作战,脚力好不好,重要的是马掌挂得如何,足见马掌的非同寻常了,不过,这种说法没有查到确切的历史文献。真正有据可查的是公元前一世纪,罗马人发明了马掌,有出土文物为证。历史上,因一个马掌导致一个朝代灭亡也确有文字记载,并收录到了小学语文课本里。这个著名的传奇故事来自英国国王理查三世逊位的史实。1485年在英国爆发了一场争夺统治地位的战争,国王理查三世准备拼死一战,在冲锋陷阵时,由于它骑的战马少了一个马掌钉,快速奔跑的战马突然马失前蹄、跌倒在地,理查三世也从马上跌落下来被俘虏,自此失去江山。莎士比亚的 “马,马,马,一马失社稷”,便是为这场战役而感叹的名句,这也是细节决定成败的又一典型实证。

相关文章

赞助商推广链接
Copyright © 2003-2009 Cfd16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