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曹妃甸163 > 文化频道 > 文化动态

唐山花吹生于土地,归于自然

发布:2014/9/3 21:40:02  来源:转载  浏览次  编辑:佚名


唢呐上支起三支小碟,姚希呐边吹边拨动,小蝶旋转着,似迎风而立的荷叶;转个腕、倒把手,唢呐在手中上下翻飞,看得记者眼花缭乱;曲终高潮处,他同时将两只唢呐赛入口中,双眼圆瞪铆足了劲,忽鼓忽瘪的腮帮翕动着,激越的声音如同林中的鸟儿齐鸣……
 

演凑者姚希呐是唐山花吹第七代传人,现在曹妃甸区文化馆工作。他皮肤黝黑,在聊天时并不善言辞。直至他调试唢呐,提出要表演一曲时,记者才发现他眼中闪烁的亮光,整个人一下次活跃了起来。

唐山花吹初现于清咸丰年间,创始人姚宏组建了“姚家鼓乐棚”,从此一代一代传承下来。传统的唢呐吹奏只重视音色美,表演动作过于拘泥。姚希呐介绍说,唐山花吹一改传统的闭着眼吹唢呐,而是揉进了杂技和舞蹈等因素,声情并茂,具有表演性。所谓“花”,就是如唢呐表演手上的反腕、倒手,杆上的转敢、倒杆,碗上的转碗、甩碗,与观众自然形成动感交流。

姚希呐出身唢呐世家,他的父亲姚少林是唐山花吹的集大成者,将唐山花吹打入中央电视台,登上了“中国一绝”“想挑战吗?”的舞台。2009年,姚少林又走出国门,代表中国民乐赴新西兰演出,总理约翰基主动与他握手并接见。在父亲的积极争取下,唐山花吹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传承,一代又一代。

如今,姚希呐的孩子在外地音乐学院就读,接受正规而专业的教育,走上了一条“学院派”的道路。“老师说怕孩子向‘民间派’学串了、学野了。”,尽管如此,姚希呐还是愿意孩子多到家乡田间地头,在劳作的乡亲们最鲜活、最真切的情愫中捕捉灵感。“唐山花吹植根于泥土,不矫情、不做作,是伴随着浓郁的民俗民风成长起来的,是冀东大地百姓悲欢的咏叹调。”姚希呐说,在以前的唐海,凡有红白事、门市开张、节日庙会等民俗活动,就有花吹。花吹音量宏达,穿透力强,从不需扩音器,其激越铿锵之声就响彻几里地外。

深受百姓欢迎,源于唐山花吹吹出了这片土地上人们的悲欢离合。姚希呐举例子给记者讲解,唐山花吹的部分曲目借鉴“一枝花”曲牌模式。乐曲开始如泣如诉;接着是叙述性的中段,犹如人们诉说过去的颠沛流离;最后,旋律欢畅热情,气氛炽热欢腾,将全曲推向高潮,使人顿觉欢心和光明……

这片土地上的故事都被吹进了曲子里。谈及祖辈们技艺的代代传承,姚希呐说也有心酸。他还记得父亲说他小时候闹粮荒,但是有红白喜事去吹唢呐,就会有的吃,有白面、红薯。于是父亲就盼着能多些红白喜事,这样能吃饱饭。他就非常想要去吹,为了这个才开始学,于是每天躲在菜窖里苦练技艺……

几十年的从艺历程,姚希呐有和父亲演出时雪夜步行几个钟头的艰辛,也有演出时观众因为鼓掌忘记了手中西瓜的快乐。用姚希呐的话说,就是苦辣酸甜心自知,他最感念的还是给与他无限灵感的土地与乡亲。

“唢呐生于土地,要让她归于自然。”姚希呐说,他始终坚持送唢呐到田间地头义务表演,每年都有几十场。生动活泼的转碟、六支唢呐合吹,铁杆粉丝一个劲地喊:“再来一个!”。他的到来,在丰富文化生活的同时,更增强了人们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对传承的迫切源自姚希呐的忧患意识:如今唐山花吹的活动范围在萎缩,艺人逐渐减少。“最早我们就是婚丧嫁娶和节日吹,正因花吹技巧难度大,加之市场减缩,利润甚微,因此后继乏人。”在采访中,姚希呐恳切地反复说:“传承几百年的手艺不能丢啊!”

据了解,如今,曹妃甸区文化部门正在努力将古旧乐器、谱本等相关资料登记入册存档,同时,在普查摸清唐山范围内花吹底数的基础上组织交流活动,以扩大影响力。

“只要是爱好花吹的朋友,我愿意提供场地和乐器,毫无保留地免费教学。”姚希呐的坦诚让记者感动。近年,他与曹妃甸区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合作,开设了“唢呐培训班”并免费教学。开班以来,已经有十余名学员陆续参与其中,这令他深感欣慰。“唐山花吹不是我姚氏一家的,而是全民族的。”姚希呐告诉记者,非遗要传承,就要有“舍得”精神。“要彻底将自己从保守思想中解放出来,我愿将自己的终生技艺奉献出来。”

采访最后,姚希呐悄悄告诉记者,冀东文艺三支花“评剧、皮影、乐亭大鼓”广为人知。他却始终认为,唐山花吹是“第四枝花”,是后起之秀。

(作者晓悦)

相关文章

赞助商推广链接
Copyright © 2003-2009 Cfd16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