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播撒出的新希望
|
在普通人的印象中,蒲公英只是一株随风摇曳的小草,头顶一个白色的绒球,用力一吹就会随风飘散。但是,在曹妃甸十农场梅苑农业合作社的群众眼中,它却成了他们新一年致富的新希望。他们用15个大棚试种的蒲公英已经开花,鲜嫩的蒲公英叶开始陆续出棚,现在每公斤能卖到30元。
种蒲公英在唐山乃至北方都是一件新鲜事。大年初七,记者带着好奇,走进了曹妃甸十农场种植蒲公英的大棚。“蒲公英浑身都是宝,药食兼用,可生吃、炒食、做汤,嗓子疼的时候拔下一片叶子嚼一嚼,症状马上就能缓解。”梅苑农业合作社的带头人郑淑梅的一番话,让记者想起药店里自己也曾买过蒲公英颗粒和用蒲公英根制成的中药——蒲地蓝。据说,民间把蒲公英叫尿床草、婆婆丁,在古代,蒲公英曾经是地道的栽培蔬菜,只是逐渐被其他优质高产蔬菜替代之后,便远离了餐桌。
郑淑梅种植蒲公英的想法来自一次偶遇——去年10月份,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来到郑淑梅的地头测土,在攀谈中她得知研究所正在推广蒲公英种植技术。 作为唐山市人大代表的郑淑梅正为村民谋划致富门路,听到这个消息,她不由眼前一亮——近年来人们追求绿色健康食品,蒲公英作为一种中药有清热利尿等功效,更是餐桌上的佳肴,而最让她心动的是蒲公英一次播种,可以收获5茬而且病害少易管理。根据多年的种植经验,郑淑梅认为这是一个好项目。与社员们商量后,她们决定在各自家的15个大棚里间种了蒲公英。为了降低实验种植的风险,农户们还将西红柿、卷心菜等和蒲公英混合种植,既可以节省大棚土地,又可以提高收入,一举两得。
郑淑梅等种的蒲公英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研究所耐盐功能植物研发团队选育的新品种。近距离观察蒲公英,黄色的小花下面是翠绿的叶子,叶子每侧都有裂片,裂片呈齿状,高度大概20厘米左右,叶子比野生的蒲公英更加宽大。王秀萍研究员介绍说:“新品种是采用耐盐突变体筛选的方法选育的,其功能成分咖啡酸含量更高。”
据王秀萍介绍,蒲公英植物体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他们团队通过攻关,已经制定了唐山市地方标准《蒲公英栽培技术规程》,建立了标准化栽培技术,为蒲公英在唐山市大面积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目前,该团队正在承担河北省科技厅项目——蒲公英产品研发,研发更多的蒲公英健康食品,延长蒲公英产业链,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新模式。
近年来,芹菜、西红柿等蔬菜价格不稳定,导致农民在土地上的传统产业收入减少。15个大棚的蒲公英是农民自发的与科学技术相靠近的尝试,他们播种了蒲公英,也播种了新希望。为确保蒲公英销路,郑淑梅走访了曹妃甸各大饭店、菜市场、超市、商店。现在鲜食蒲公英每公斤批发能卖到30块钱,她希望进一步打开蒲公英的销路,把种植蒲公英做成产业链,带动周围农民一同增收。
图为工作人员正在给蒲公英间苗。
记者 黄志山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