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曹妃甸163 > 信息资讯 > 曹妃甸新闻

曹妃甸试水一枚公章管审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后

发布:2015/7/22 9:04:05  来源:长城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由于在全省率先试水“一枚公章管审批”,曹妃甸区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近日成为人们关注和议论的热点。

作为全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9个试点之一,今年5月7日,曹妃甸区行政审批局挂牌成立,改革正式启动。

如今,时间已经过去了两个月。当这项被赋予破冰意义的改革与肩负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使命的曹妃甸区相碰撞时,究竟擦出了怎样的火花?又给我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带来哪些启示?

42枚公章变成一枚

——22个审批部门105项审批职责全部划转到行政审批局

在曹妃甸区首任行政审批局局长徐伟看来,这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同于寻常意义的修修补补,而是对原有行政资源动了一次大手术。

7月18日,在徐伟的办公室里,笔者看到了一本厚厚的《唐山市曹妃甸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实施方案》。按照这个方案,这次改革几乎触及到政府部门所有的行政资源——把原来分散在22个职能部门的105项审批事项全部划转行政审批局。归纳分类后,形成了投资项目科、安全质监科、市场管理科、环境水务科、建设交通科、科教文卫科、社会事务科、涉农事务科8大类。

目前,曹妃甸区政府一共下辖28个职能部门。也就是说,其中的近八成被列入改革的范围。曹妃甸区委、区政府的改革思路非常明确:除个别不适合划转行政审批局的事项,其他事项都要列入改革范围。

“这8大类事物,涵盖了市场主体和群众生活层面经常接触到的事物。”徐伟说,这样的改革方案设计,为把“一枚公章管审批”落到实处提供了制度保障。5月7日,曹妃甸区行政审批局正式“开门营业”。5月13日,曹妃甸区政府启用行政审批局公章,原来的42枚公章被封存。

对行政资源动手术,事实上重构了权力运行轨迹。以前的政务大厅,各部门尽管也设立了窗口,但仅仅是在这里收件,拿回去还要走程序,挨个部门办理盖章,一个审批事项盖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章是常有的事。如今,这样的审批事项只需加盖一枚行政审批局的公章即可画上句号。

谈起改革的变化,行政审批局主管办理企业变更业务的郑云云体会尤为深刻,此前郑云云在工商局内资企业注册口,“以前,我们先将材料收集起来,集中办理,如果受理件数较多的话,一套流程走下来,要一天或者两天,行政审批局成立后,我被抽调过来,还是负责原来的审批流程,现在从递交材料到拿到新照,几乎是立等可取。”

制度创新强化事后监管

——事项审批与监管既实现了程序上的分离,又实现了内容上的紧密联系

平均每天盖86次公章,这是曹妃甸区行政审批局近来的审批效率。效率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挑战:审批门槛降低了,监管会不会也就相应放松了?

“行政审批局只负责审批,监管则由原来的职能部门负责。”徐伟说,这确实给监管带来了新挑战,而弥补审批与监管上的缝隙,曹妃甸区靠的是制度创新。

为了提高审批的科学性,曹妃甸区建立了项目审批专家库,而专家库里的部分专家就来自原来负责相关事项审批的职能部门。这样既可以提高审批的科学性,同时也给后期监管带来了便利。

为了让审批事项在结束审批后马上进入监管部门的视野,避免形成监管盲区,曹妃甸区行政审批局建立了联络员制度。这是与原来职能部门的一项对接制度,在每一个审批事项结束后,由审批局联络员通知相关局室的联络员开展监管和服务,各局室联络员还可以登录审批局内部系统,查看审批过程,并将监察情况告知审批局,实现审管互动。

“我们还在探索信用管理模式。”徐伟说,在监管环节中出现问题的企业将列入黑名单,在下一次审批时受到严格限制。

一项项制度创新,让曹妃甸区事项审批与监管既实现了程序上的分离,又实现了内容上的紧密联系,为有效监管奠定了基础。

在降低审批门槛的同时,坚决不让不合规的项目过关,是实现有效监管的前提。105项审批事项的集中,让行政审批局成为曹妃甸区“炙手可热”的权力部门,但这样会不会给部分工作人员提供“人情审批”的机会?

7月19日,在审批大厅里,笔者注意到,这里的每个窗口、每项工作都处在实时监控下,不给“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风留任何余地。徐伟告诉笔者,局里内部设置了由检察人员组成的纪检组,同时聘请由不同层次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为行风监督员,实行多层次、多角度监察,严格杜绝“态度冷硬横”“门难进、脸难看”等情况的发生。

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自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来,京津产业项目加速落地聚集

改革如巨石击水,赢得了市场的积极回应。

7月18日,在行政审批中心,笔者恰好遇到河北港口集团房地产开发公司负责人,他介绍,河北港口集团的蓝色港湾项目、总部大厦项目以及煤炭交易平台项目都落户在曹妃甸,目前,项目审批进行很顺利,节约了大量时间。这样的审批效率让他们非常满意,也对在曹妃甸投资充满了信心。

截至7月16日,短短两个月时间,曹妃甸区行政审批局共接收行政审批件3450件,办结3449件,总办结率达到99.97%。同期,曹妃甸区市场主体数量也迎来了高速增长。

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曹妃甸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承担着特殊使命。而“一枚公章管审批”式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也是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需要。

“天津滨海新区早已启动了这项改革,北京也在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徐伟说,曹妃甸区只有加大改革力度,才能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的机遇。事实上,自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幕开启以来,在曹妃甸区落地的京津产业项目明显呈现加速聚集的态势。

6月28日,北京(曹妃甸)现代产业发展试验区迎来首个落户的北京投资项目——北京恒德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9000万元开发生产新型包装产品项目,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增添了新的亮点。

曹妃甸区发改局局长崔建军介绍,近期还将举行首钢二期、华润电力二期等一批项目集中开工和一批项目签约仪式。下一步将紧盯北汽福田、北京翔宇通用航天集团等重点项目合作落地。

如今,“一枚公章管审批、一个中心全覆盖”的流水线式审批模式,已经开始成为曹妃甸区的一张新名片。

相关文章

赞助商推广链接
Copyright © 2003-2009 Cfd16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