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曹妃甸163 > 生活频道 > 互联时代

85后打造年轻创业新法则:仅少数为解决就业

发布:2012/4/23 11:44:55  来源:网易  浏览次  编辑:佚名

“我不是为了生计而创业,能一次成功当然很好,如果失败了我会再次出发。”25岁的王坤城早在创业前就已经做好了失败的准备,他是深圳第一家体验式礼品销售“开盒吧”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一份《青年(大学生)创业现状与高新区创业环境调研报告》显示,在四川成都的高新区已创业的146名大学生中,不满25岁的高达71%,85后已经成为大学生创业园的主要群体,他们正打造着年轻创业的新法则:受访者中38%的创业出发点是挑战自我,37%是获取财富,只有14%是为了解决就业。

85后选择创业,多是为了商机,也为了梦想。湖南大学汪忠副教授表示:“85后创业多数是机会型创业。机会型创业侧重于把创业与人生目标、个人抱负相结合,是将个人发展和社会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85后大学生个性比较强,更加注重个性需求和社会使命的结合。”

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曹成刚说,自己身边有很多同学在本科毕业时就选择了创业,现在看来,都属于机会型创业,那时正值电子商务创业高峰,现在很多同学已经小有成就。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杨德林看来,机会型创业并不是为了生存需要,而是创业者看到了更好的发展机会,来实现自己的价值,是商业机会吸引他,所以整个创业的过程应该是快乐的。

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创业导师路军,看好机会型创业。他说:“选择机会型创业的创业者寻求成型的、爆炸式的发展,主动寻求商机,未来的发展前景会比较广大,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但创业者光靠激情是不够的,如果创业者自身的操作执行能力不足,在创业过程中缺乏管理经验,在实施创业项目过程中一些细节操作又不到位,很有可能导致创业失败。”

路军认为市场竞争很激烈是一大隐患,“大多数年轻人的创业项目现在刚刚成型,整体实力较弱,社会竞争承受能力较弱。面对同质竞争,由于自己资金规模和实力限制,可能会导致创业失败。”路军建议化敌为友,“把潜在的竞争者转化为自己的合作伙伴,避免创业失败的同时,又通过寻求合作伙伴扩大了整体实力。把自己的核心技术项目优势和其他企业的资金优势形成对接,这是发展的双赢模式。”

对未来的机会型创业发展方向,路军也作出了预测:“未来的机会型创业领域会进一步细分市场,创业项目更加专业化和细分化。挖掘更加细分的市场空白点。”同时他也提醒创业者:“机会型创业者发现的可能是‘伪机会',创业者们还是要‘大胆设想,小心求证'。”

链接

机会型创业:指为了追求一个商业机会而从事创业的创业活动。

创业者的个人特征:一般来说,年龄在25~44岁之间的人更有可能进行机会型创业,另外,学历高低与机会型创业比重正相关,与生存型创业比重负相关。

创业投资回报预期:创业投资回报与创业风险成正比,机会型创业者往往期望较高的风险和投资回报。

创业壁垒:机会型创业者拥有更多的创业资金,更关注新的市场机会,选择的行业无论是从资金壁垒还是技术壁垒上,都远远高于生存型创业者。

相关阅读:

85后创业案例之一

金钊:因为兴趣,所以坚持

“我从小就非常喜欢书的芳香。时至今日,仍旧喜欢书中散发出的一缕缕淡淡书香。我觉得兴趣是最好的创业机会,因此将创业建立在兴趣之上,将兴趣融入创业之中。”2010年从北京物资学院外语系商贸英语专业毕业,金钊在北京某进出口图书有限公司工作。当年12月,金钊放弃了这份安逸体面的工作,凭借个人爱书如痴的兴趣选择了创业,因为资金的限制,他选择了在大学校园里盘一家店开书吧作为创业的起点。

这家书吧取名为:八点半书房。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顾客,金钊可谓绞尽了脑汁。在空间格局已定的情况下,他买了红色沙发、装饰品,重新进行布置,打造出温馨宁静的氛围。他对书吧的目标客户进行重新定位,主打周边白领,吸引在校学生。因为离学生宿舍比较远,所以金钊确定的第一目标群体就是附近居住的上班白领。经常有上班族过来打听清华的讲座信息,金钊想到了通过赞助学生活动的形式,加强与学生会的联系,定期整合清华的学术资源和名师讲座的信息,通过这种信息的发布来吸引客户。对于在校学生,金钊多是采取活动外包的形式来吸引客户,比如男生节、女生节、圣诞节等。

在选书方面,金钊也非常用心,主要是国学类、励志类、心理学、名人传记等,“基本上每周一更新,每周进200元的书,大概在10~15本。我觉得在创业的过程中,服务态度很重要,要本着真正服务顾客的态度来创业。这样一种态度,会感染到客户,也会感染到自己。”金钊说。

谈到未来的规划,金钊打算先考咖啡师资格证,到大的咖啡馆学习半年,学成以后,按照自己的构思对书吧进行设计,争取扩大规模,开连锁店,打造书吧品牌。金钊觉得第一年亏本很正常,要坚持,脚踏实地。

创业导师路军点评:金钊同学很有想法,创业精神尤为可贵,他对书吧的运作思路也做了精心的设计。但是,从选择创业项目角度看,可能存在一些问题。首先,随着网上阅读和电子出版物的流行,以及几大网上商城的崛起,已经有一大批实体书店倒闭。虽然书吧不是书店,还兼具休闲功能,不过,年轻白领交友、商务交流可能更倾向于在星巴克、上岛咖啡之类有小资情调的地方,而学生要看书图书馆是免费的,要娱乐则偏爱去避风塘、18元畅饮之类热热闹闹的消费场所。所以,从纯商业角度看,“书吧”行业似乎不是最佳选择,“每周200元的新书”也的确有点小儿科。

综上所述,估计小金同学在决定做这个项目前,对相关业态市场的调研做得不够深入,给人感觉更多的是基于自己的偏好,有点一厢情愿。创业需要兴趣,热情是无价的动力,但同时要尊重商业规律,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选项上一定要理性,谨慎。(朱保举)

85后创业案例之二

王坤城:因为商机,所以尝试

王坤城1987年生于贵州,家境不错的他从小衣食无忧且学业顺遂。高考时同时被香港两所知名大学录取,最后就读于香港理工大学,期间相继去了美国、英国、加拿大游学。王坤城大学毕业后,被全球第二大保险集团法国安盛集团录用为理财经理。

“家里没有太多负担,所以有机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大三暑假王坤城就联络了一位颇有网络销售经验的香港人以及自己的学妹,3个人在eBay上拍卖手机。每个星期他们花七八个小时照看生意,短短3个月,300台手机销售一空,王坤城赚到了创业路上的“第一桶金”。后来他多次尝试不同类型的创业,虽然时断时续,但他始终努力着,准备着。毕业后他认为自己在人脉、沟通能力和抗压能力方面仍有欠缺,于是到法国安盛集团工作,开始了为期一年的自我锤炼。

国外的生活让他接触到风靡欧美的体验式礼品。敏锐的嗅觉让他看到巨大的商机。王坤城知道这一领域当时在深圳还是一片空白,便毅然放弃理财经理的职位,与伙伴迅速行动起来。在深圳连续做了两三个月的市场调研,2011年3月,他放弃了年薪20多万元的工作,开起了“开盒吧”。

初期王绍坤很少考虑成本会怎么样,很少考虑预算控制,也很少考虑过大家的收入问题,志同道合的朋友们聚在一起为梦想打拼,每位进来的同事都不拿工资,大家靠着一股激情做事,梦想着蛋糕做大以后自己分到香甜的一块。

“到现在公司的订单总量是2622份,平均每天不足8份。”王坤城并没有回避公司尚未赢利的事实。“我自己当然是不满意的,我们还在初创阶段。”王坤城说,“每个人都想把公司做大,但是目前我们面临的是生存问题。体验式礼品是从欧美流入中国的一个新兴概念,目前还处于培育市场的阶段。至于融资,只拿到了10万元的天使投资。目前这不是我们的主要矛盾。”对于公司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王坤城有自己的看法。

谈及失败,王坤城的回答多少让人惊讶:“如果失败了,那我就赚大了。”在他眼里创业是一种生活状态,每天都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我真正看重的是创业本身这种经历和经验”。即使这次尝试不成功,他还会选择别的领域继续自己的创业之旅。

创业导师路军点评:王坤城的创业绝不是找不到工作那种被动的“生存型创业”。他富有想象力,市场敏感度强,身上蕴藏着创业者的基因,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能量挡都挡不住。他卖手机,小试牛刀,初战告捷,从此创业的神经被激活,开始不断尝试各种商机。虽然,眼前这个体验式礼品项目可能不是最佳创业选项,“公司尚未赢利”,但即便是最后失败也并不可怕。正如他自己说的“如果失败了,那我就赚大了”,胜败乃兵家常事,创业就是一个不断摸索、不断试错的过程,新企业一般只有20%的存活率,关键是要百折不挠,每一次失败都是宝贵的历练,都是创业人力资本的增值。更进一步讲,商业成功往往有偶然性,只有不断尝试才有机会撞上真正的商机。(罗佳)

(本文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陶涛) 王凤枝

相关文章

赞助商推广链接
Copyright © 2003-2009 Cfd16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