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曹妃甸163 > 信息资讯 > 热点聚焦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在唐参观侧记

发布:2015/8/31 10:57:47  来源:唐山劳动日报  浏览次  编辑:佚名
 8月29日上午,在曹妃甸这片黄金宝地上,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63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聚集一堂,为唐山及曹妃甸的发展出谋划策。

  “努力把唐山建成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窗口城市、努力建成环渤海地区的新型工业化基地、努力建成首都经济圈的重要支点。”当专家们走进曹妃甸置业大厦时,习近平总书记在2010年7月来唐山视察时提出的“三个努力建成”目标赫然醒目。在这里,一幅幅生动的照片记录了曹妃甸的发展历程,一瓶瓶土质样本见证着沧海桑田的变化轨迹。

  “我对曹妃甸早有耳闻,真没想到这里的环境如此美丽,没想到优惠政策的扶持力度这么大,没想到建设速度如此惊人。太神奇了!”刘载文是北京邮电大学的教授,一直致力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工作,这是他第一次踏上曹妃甸的热土。面对曹妃甸的快速发展进程,他用三个“没想到”表达了惊叹之情。站在曹妃甸规划建设沙盘前,刘载文教授认真听取了这里如何从一个小沙岛成长为一片区域的艰难历程,由衷表示要为曹妃甸的发展尽一点绵薄之力。

  一条条通岛公路上,施工的车辆往来穿梭;一片片平整的土地上,拔地而起的高楼逐渐增多。曹妃甸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正吸引众多项目投资者的目光。“我对未来要兴建的通用机场十分感兴趣,这里交通路网也形成了规模,以后我还会来继续考察,希望有朝一日共同合作。”张泳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天航空博士,他对北京(曹妃甸)现代产业发展试验区先行启动区内规划的通用机场产生了浓厚兴趣。自从回国后,为了寻找与自己研究领域相关的对接平台,他也考察过很多地方,而此次来到曹妃甸,通过实地考察发现,这里的发展空间巨大,各种优惠政策也很给力,他希望未来能在曹妃甸将自己掌握的新技术转化为产品服务社会。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几乎都有留学经历,思想、理念都比较超前,对于各自所从事领域的产业发展也有一个较高的站位。“我的主攻方向是研究医用材料,只要有好政策,有优惠的条件,就可以考虑手中的项目在此落地生根。”曹成波是山东大学教授,曾留学加拿大研究医用材料。作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他第一次来到曹妃甸就被这里的巨大的发展潜力所吸引,他希望能努力拉近济南与唐山的距离,实现校企合作,共同推动项目在这里落地生根开花。

  站在曹妃甸通用码头内,海风在耳畔呼呼作响,大型吊车正在向一艘轮船上装载货物,专家们饶有兴致地聚在一起拍照留念。他们希望拍照不只是留下影像,还是对以后再来曹妃甸的一种向往,因为智慧只有转化为成果才能实现价值,才能体现出为社会贡献的真正力量。

  离开曹妃甸时,专家们对这方热土恋恋不舍,他们一再表示,要发挥自身优势,把唐山作为科技成果转化与合作的重要基地,成就事业的新辉煌,实现了人生的新价值,也为唐山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栽得梧桐树,方有凤来栖。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不断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全面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目前,全市与30余家高等院校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建成21家院士工作站、9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进两院院士、省“百人计划”和“巨人计划”等各类专家752名,高层次人才总量达到了8700多人,真正让专家找到了贡献社会的方向,也促进了我市各项事业的稳步前行。 (本报记者 王昊)

相关文章

赞助商推广链接
Copyright © 2003-2009 Cfd16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