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曹妃甸163 > 信息资讯 > 财经快讯

新首钢—顶天立地的世界级大项目

发布:2014/11/10 12:25:50  来源:中国唐山  浏览次  编辑:佚名

深秋的曹妃甸,碧海蓝天。从海上北望新首钢——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码头林立,厂区无际,简直就是海上崛起的一座钢城。11月4日,走进首钢京唐公司,切身感受到了首钢人推动转型升级、争创一流的激情。这个国内第一个临海靠港的1000万吨级钢铁企业,自2010年6月正式投产以来,积极探索现代化大型装备和先进工艺运行规律,生产水平和工艺控制能力逐步提高。尤其是自今年5月首次扭亏为盈以来,生产经营持续向好,每月盈利以千万元速度增长。

首钢搬迁调整既是适应北京城市定位发展的要求,也是中国钢铁业转变方式、调整结构的需要。2005年3月,首钢京唐公司在曹妃甸的茫茫海滩上落户扎根,开始吹沙造地。2010年6月一期主体工程全面竣工投产,项目总投资677.31亿元,设计年产铁898万吨、钢970万吨、钢材913万吨。按照“产品一流、管理一流、环境一流、效益一流”的目标定位,新首钢集中采用了目前中国最大、世界上名列前茅的两座5500立方米高炉、7.63米特大型焦炉、烧结机、热轧生产线、冷轧生产线以及制氧机等高效率大型装备; 220余项国内外先进技术,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达到了三分之二,曾创造了首次在大型高炉——转炉界面之间采用自主集成的“一罐到底”技术,首次在5500立方米大型高炉上使用自主研发的无料钟炉顶技术以及顶燃式热风炉技术、全干法除尘技术,形成了国内第一个按脱硫、脱磷、脱硅“全三脱”炼钢工艺,为产品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

临海靠港,为搬迁曹妃甸的新首钢赋予了原材料及成品运输便捷、最近距离占据了国内外市场的巨大优势。在这座占地面积30平方公里的规划厂区内,一期工程达12平方公里。由于临海靠港,从原料场、焦化、烧结、炼铁、炼钢、热轧、冷轧到可满足25万吨级以上大型船舶进出的成品码头,紧密衔接,整个钢铁厂从功能序、空间序、时间序等方面都处于国际先进行列。而且,最大限度地缩短了物流运距,大幅降低了运营成本,每吨钢材仅物流费用就可以节省100元至150元。按照年产900万吨钢材计算,临海的区位优势可使得新首钢每年节省9亿至13.5亿元物流成本。

转型升级,使新首钢增强了市场竞争力。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新首钢坚持依靠科技攻关,以推进降本增效、产品结构调整、经济炼铁为突破口,全力开发高端产品,进行了彻底的产业升级。在冷轧作业部宽敞的成品库内,看到4部天车来回吊卸各种规格的冷轧钢带和热镀锌钢带,大挂汽车直接在库房车间内绿色通道上装运钢带。作业部的一位工人师傅说,过去老厂主要生产一些建筑材料,如今新厂生产的高端板材已覆盖管线钢、家电板、汽车板、造船板、桥梁钢等十几大类,其中管线钢已系列化、批量供应西气东输二线、三线工程,并成功开发出21.4毫米X80、X90、X100管线钢;家电板实现了产品品种全覆盖,市场占全国的23%;汽车板具备高强汽车板、镀锌汽车板生产能力,已实现了整车供货。同时,按照循环经济构建了全流程能源转换体系,新首钢还实现了余热、海水淡化和各种固体废弃物等100%的循环利用,成为环境友好、服务社会、资源节约的绿色工厂。

“浴火重生”“脱胎换骨”的新首钢,不仅是大型企业转型升级的样板,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成功范例。该特大型企业的搬迁,在疏解首都非核心功能、带动北京和其他国内外相关联企业转移到曹妃甸,与唐山港、开滦集团、冀东发展水泥集团、三友化工公司创新合作形成新的产业链,带动唐山建筑、房地产、交通运输、加工制造、服务等行业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示范带动作用。如一期项目不仅吸收了4000名本地职工就业,还提供了1.2万个相关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岗位。

目前,首钢京唐公司正在放大流程紧凑、装备大型、技术先进、循环经济、产品高端、临海靠港、管理现代等优势特点,紧锣密鼓地启动二期前期工作,向国际先进水平的精品板材生产基地和自主创新示范工厂大踏步迈进。

相关文章

赞助商推广链接
Copyright © 2003-2009 Cfd16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