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曹妃甸163 > 信息资讯 > 曹妃甸新闻

曹妃甸工业移民的两栖生活:周日上岛周五返京(图)

发布:2013/8/8 9:47:28  来源:中新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曹妃甸工业移民的两栖生活:周日上岛周五返京(图)

图为张新国在监控室屏幕前。翟羽佳摄

曹妃甸工业移民的两栖生活:周日上岛周五返京(图)

图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林平。翟羽佳摄

曹妃甸工业移民的两栖生活:周日上岛周五返京(图)

图为在渤海家园小区,首钢家属院的孩子们。翟羽佳摄

中新网唐山8月6日电(记者 鲁达 陈林 白云水)对于步入知命之年的北京石景山区居民张新国来说,几乎每个周末的时间都不够用。短短两天,他大约有两个半天的时间消耗在北京和河北唐山曹妃甸之间的大巴上,而这样的生活已进行了5年。

2008年,奥运会首次在中国举行,张新国曾作为全国劳动模范的代表,参加了北京奥运火炬传递。为了这一天,张新国所在的、有着近百年历史的中国特大型钢铁企业首钢,从距天安门17公里的石景山搬迁到近300公里外的渤海湾小岛曹妃甸,开启了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最大规模的一次工业迁移。

张新国清晰地记得,那是2005年l0月22日,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在曹妃甸成立,他是第一批建设者之一。从2008年6月第一次坐上从北京通往曹妃甸的班车起,他和工友们离开了多年工作、生活的繁华都市,来到这个因唐太宗曹姓妃子病逝于此而得名的小岛,开始了“周日上岛、周五回京”的双城生活。

这一切,为了实现北京对“绿色奥运”的承诺,为了蓝天白云的北京。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也提出:结合首钢等城市钢铁企业搬迁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建设曹妃甸等钢铁基地。

张新国的家在北京石景山金顶街,原来到首钢上班坐公交车只有3站地,每天都能照顾父母和孩子。到曹妃甸后,他每周只能回一次家,仅单程就需要坐大约4小时左右的长途大巴。因此,往家里打电话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课,有对80多岁父母身体的牵挂,有对妻儿的思念,有“岛上”的生活点点滴滴。

逢年过节,张新国会特意带上渤海湾盛产的螃蟹、大虾,给家人尝鲜。除此之外,他不记得给老人带过什么,因为厂区的小卖部至今货物种类不多。

作为首钢子弟,张新国入厂31年来,从一名普通炉前工成为首钢京唐公司炼钢部脱磷区主任助理。脱磷区具有国内最大、最先进的300吨转炉,有130名一线职工。

这是国内首家采用“全三脱”(脱硫、脱磷、脱硅)工艺的钢厂,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处理协调脱磷区在生产中出现的各类问题。31年,他前26年工作生活在北京石景山,5年给了曹妃甸,而这样的生活还将持续5年直至退休。

张新国告诉记者,在京唐公司的6000多名正式员工中,有4000人左右是北京转移过去的老首钢人。他们中的一些人住在公司建设的16栋厂前公寓(张新国笑称像宾馆的标准间,两人一间)里,也有人住在唐海的家属院。每个周五的午后,数十辆大巴会拉着这些员工“回京”,并于周日中午“返岛”,场景一度相当壮观。

相对今年24岁、已经成年的儿子,张新国更担心83岁的父亲和81岁的母亲,时常挂念他们的身体。每次回京,他都要去父母家,陪他们聊聊天,吃顿饭。有时轮到值班,就得两周回北京一次。“父母都想儿子,他们一周见不到我心里就发慌。我们也做了父母,特别能理解老人,每次回家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用。”

俗话说“父母在,不远行”。张新国坦言,他也想天天守在父母和妻儿身边,从感情上不愿离开北京。但他同时认为,首钢搬迁北京会有更好的发展。

据介绍,得知首钢搬迁的消息,张新国的父亲选择了沉默。“毕竟父母年事已高,而且有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不愿意儿子远离。”

首钢的迁入却带动了曹妃甸的发展。2011年,河北沿海发展规划获批,并被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今年1月,曹妃甸获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周本顺调任中共河北省委书记后,在省委八届五次会议上做出了打造沿海、环京津等“3个增长极”的战略部署。曹妃甸作为环渤海地区开发开放的前沿,以融入首都经济圈为契机,迎来新的发展时期。

官方数据显示,2009年以来,曹妃甸已累计完成各类投资3000多亿元人民币,产业聚集步伐不断加快,综合贸易大港建设全面推进,基础设施配套日益完善。今年上半年,曹妃甸区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均速增长,1至6月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1.47亿元,同比增长28.4%。

随着曹妃甸人居环境的改善,一直在厂前公寓居住的张新国,去年在这里买了一套60多平米的住宅。那是一套3500元每平米的“海景房”,价格甚至低于附近的县城。他说,长期在这里工作,有房才感觉有个家,可以随时让老人、老婆和孩子到这里看海。“退休了,夏天还可以和老伴一起来度假。”

实际上,越来越多的北京人开始在曹妃甸买房。仅在首钢京唐公司团购的昱海澜湾项目中,由于均价不到3000元每平米,一千多名公司职工参加了团购,不久前还出现排队抢房的场景。

同张新国一样,公司炼钢部负责工会工作的林平,也在她眼中的“岛上”买了一套90多平米的房子。她没想过保值增值,只想女儿放假时,全家可以在自己的房子里住上一段时间。

说起刚来曹妃甸时的情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林平直摇头:当时连个绿叶都看不到,海风夹着沙子吹得人睁不开眼,一个小超市只有日常生活用品。“现在曹妃甸一天一个变化,每次从北京回来都感觉不一样。”

林平完全可以留在北京的首钢留守处。“可我想,自己当时刚满40岁,应该有一份事业。虽然不愿意离开北京,最终还是过来了,只能天天给女儿打电话。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对不住女儿。”

几年下来,林平渐渐适应了“岛上”的生活,包括一些饮食习惯。皮皮虾、螃蟹肥美的时候,她总会买一些带到北京给家人吃。

采访林平的时候正值周末。邻近中午,她匆忙吃完午饭,收拾东西跑上返京的班车。上车前,她特意换了一套漂亮艳丽的连衣裙,她说:每个周五是她最高兴的日子,因为可以和家人团聚。

当日12时30分许,数十辆大巴陆续驶出首钢京唐公司大门,沿京哈高速公路驶向北京。换下工作服的北京工人们衣着鲜亮,在车上高兴地谈论着彼此的家庭和孩子,脸上洋溢着幸福和甜蜜。

在距离厂区三十公里的外的唐海渤海家园小区,居住着2000多户首钢职工。当日下午,记者看到,在小区楼下阴凉地,到处是来自各地的老人帮年轻人带孩子。一位老者说,很多年轻的首钢人在这里结婚、买房定居,小区里的新生儿童特别多,他们是新的曹妃甸人。(完)

相关文章

赞助商推广链接
Copyright © 2003-2009 Cfd16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