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曹妃甸163 > 生活频道 > 互联时代

从车当家到路途乐 电商创业转型“做减法”

发布:2013/6/21 9:54:27  来源:网易  浏览次  编辑:佚名

这是一个上市还不到一年的全新品牌,“打造中国宝宝自己的安全座椅”,陈安坤为此却已经准备了十几年。作为路途乐的创始人,陈安坤坦言,自己赶上了好时候,在对的时间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

找到吹得起猪的风口

“要找到吹得起猪的风口,而不是盲目地冲上去行动。”对于创业,雷军曾不止一次地在各种场合强调这种“找风口”的重要性。

2005年,陈安坤就曾撞到过这样的风口,直到今天他递上来的名片上依然能看到经营了八年的网站品牌——车当家。

“当年,我们就是看好个人私家车的高速增长,认为和汽车相关的周边用品将会是一个不错的机会。”事实上,陈安坤确实赶上了这一波电子商务和汽车用品的发展契机。

即便在缺少品牌效应、产品品类繁复的汽车周边行业,做集成店铺也让陈安坤过了几年赚钱的日子。

随着汽车周边行业的竞争者增多,原本就不具备太多门槛,毛利率也并不是很高,2010年末,陈安坤明显感觉到“生意是一个月比一个月难做”。

直到2011年,车当家的业务开始出现亏损,现实逼着陈安坤不得不思考,下一步该怎么办。

“转型是肯定的,我们相信和汽车相关的周边行业还是应该会有机会,但具体怎么转,往哪里转,我们花了很长的时间去解决。”这时候,摆在陈安坤和他的团队面前的是一个岔路口,每一条路径都有各自不同的走法。

汽车论坛、车友社区、车载电子产品……这些都是陈安坤和团队研究后否定过的方向。

“有什么样的能力做什么类型的事情,我们的团队原本就是扎根做产品的人。”虽然一句话就能简单概括陈安坤当时的选择,事实上这个过程经历了好几个月。直到最后,他们锁定了行车安全,甚至儿童安全座椅这一细分方向。“这是物质水平提高、安全意识增强后,每一个家庭都面临的、不可避免的消费需求。”

根据路途乐提供的数据来看,2011年中国已成为全球儿童安全座椅最大的生产国家,然而其中大部分印上了“Made in China”字样销往国外,与发达国家95%的使用率相比,中国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率不到1%。每年有超过1.85万名14岁以下儿童死于交通安全事故,死亡率是欧洲的2.5倍、美国的2.6倍。

一直以来,国内并没有以交通法规来对儿童乘车安全进行强制约束。去年7月1日,国内首部《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强制标准推行之后,似乎让许多人看到了进一步推行强制规范的可能。

“这是一个具有一定门槛的行业,但同样具有极大的市场前景。”陈安坤补充道,目前儿童安全座椅的网购市场约占6个亿,并且以每年100%的速度自然增长,“事实上,那些进口品牌也大多在国内生产,市场还没有被培育起来,即便是国外品牌也还没有能在市场上打开局面,我们有好的产品,那就是和大品牌们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

更重要的是,陈安坤相信,政策的信号将有助于培养市场,“只要比浪潮早那么一点”,就有可能被带到浪尖抓住机遇。

做减法有“舍”才有“得”

转型并不容易,即便是在已有的汽车周边领域中找到一个口子深挖下去。

陈安坤的运气和积累都不算坏,很快找到了国内一家规模较大的儿童安全座椅代工工厂。“我们和这家厂已经有近十年的往来了,只是之前一直没想过联手,因此定了发展的方向后,合作就顺其自然了。”如果说十几年的行业浸润对陈安坤有什么裨益的话,那么在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和专业性方面找到突破口,这便是最重要的一环。

在确定建立路途乐品牌后不久,陈安坤便开始为原有的公司“做减法”。逐渐退出和关闭原有的车当家品牌,谢绝新的供应商,甚至清算和整理原有的库存和老客户资源。从原先管理几千个SKU单品,到如今主打十几款产品,内部的人员精简也是其中的必要环节。

目前,路途乐位于上海的办公室主要保留了技术开发、产品研发以及部分客服、市场团队人员。用陈安坤的话说,留下的只能是原来的一部分,“砍掉其他的部分是为了专注于做路途乐这一件事情,这是第二次创业,有舍去才有可能有收获。”

相关文章

赞助商推广链接
Copyright © 2003-2009 Cfd16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