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边疆国门成景区 门票经济遭遇旅游无边界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国门景区被企业承包一事引起热议,普通游客门票价格在国门景区遭承包后迅速高涨,从去年价格为每人次50元到如今已升到80元。边防官兵也对国门景区的治安隐患表示担忧。(9月16日《京华时报》)
平心而论,国门的确是一道令人向往的风景。有道是“险以远则至者少”,千里迢迢,好不容易来到了祖国边疆,国门自然不容错过。走到祖国的边疆,到国门景区看看,恐怕要比起一般意义上的旅游景区更有吸引力。
而国界成为旅行者目的地的,的确也并不少见。据一些驴友朋友介绍,前往美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旅行,满洲里国门几乎已成这条线路上的必游之地。不仅仅是内蒙古的满洲里国门,新疆白哈巴中哈边境的5号界碑,同样也是北疆旅行不容错过之处。
从这个角度来看,既然国门已然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更是不容错过的旅行目的地。国门成为景区,似乎也是理所当然。而既然成了景区,收门票也就成了顺其自然的事情,至于门票价格的迅速高涨,也不过是国门景区的魅力与旅游热度指数的市场化体现罢了。
不过,撇开满洲里国门景区的门票远超当地政府定价不论,成为风景的国门,是不是一定要成为景区?既然国门之上还挂着庄严的国徽,更充分说明了国门的公共职能属性。那么,国门卖门票,与其说是对旅游资源的善用,毋宁说暴露出公共职能的趋利化。
事实上,当挂着国徽,象征着国家领土主权的国门,却成了景区,还收起高票价。除了暴露出公共职能的失位与趋利化之外,当下旅游经济,门票产业的无孔不入,恐怕也同样是国门景区的重要成因。尤其是当旅游经济,门票产业失去应有底线,甚至毫无边界意识,只要有点风景,有点旅游资源,便恨不得圈起来收费。国门被收编为景区,圈地收门票,不过是门票经济越界的必然产物。
一言以蔽之,发展旅游经济固然没错,但这绝不意味着每一道风景都要被收编为景区,圈起来收费。而当庄严的国门都成了收费的景区,国门何以为门票所破?旅游经济的底线与边界究竟何在?恐怕都更需反思。
相关文章
- 隆里古城开启全域旅游新篇章 获《人民日报》、《光明
- 曹妃甸最近的油菜花海
- 《畅游曹妃甸》,带您领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曹妃甸“湿地游、滨海海岛游、新兴工业游和生态农业游”的魅力胜景。
- 错峰旅游价格实惠 节后旅游市场价格“跳水”
- 郡俪温泉水世界成功列入省重点文化产业试点项目
- 唐山节期旅游市场揽金1.89亿元 同比增19.62%
- 黄帝塑像落户迁安黄台山公园
- 调皮狐猴:爬相机比拍照有趣
- 肯尼亚国家保护区现奇观 三狮军团大战鳄鱼
- 英艺术家百万元打造微型复古玩具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