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奥会改变公众态度 自强精神“激励一代人”
伦敦残奥会不但展现了残疾人的体育成就,也改变了公众对残障和残疾人的看法。
2012伦敦残奥会上各国选手的出色表现和骄人成绩、由此带来的残疾和残疾人权益问题的充分曝光和热烈讨论,对英国和世界各地残障人士的未来会产生什么影响?
伦敦残奥会门票售出270万张,媒体报道和电视直播规模前所未有;伦敦残奥会对未来的影响,体育运动很自然首先出现在人们脑海里。
伦敦残奥赛场上参赛者的奋进、拼搏无疑有助于提高残疾人职业体育运动的地位。
但在“精英级”的体育赛事之外,残奥会对普通残疾人日常的体育运动能有多大促进作用?
钱不是关键
英国残奥选手塔尼·格雷-汤普森女男爵(Baroness Tanni Grey-Thompson)认为,体育运动首先是个人的选择,个人的生活,不能靠别人。
和非残障人士一样,要参加体育运动可以参加收费昂贵的健身俱乐部,也可以分文不花就达到健身目的,比如到户外(微博)跑步或推轮椅;真想运动健身,有“两个熟豆罐头”就可以,她说。
如果是团队活动,比如球类运动,也可以租一个场地,两个小时的场地费也不过三、四镑钱。
她担心人们会借残奥会的由头更多寄希望于慈善机构为残障人士提供更多昂贵的体育器材设施。
她说,政府、学校和保健行业应该做的是就“我们究竟希望奥运和残奥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展开讨论和交流,而不是空等着坐失良机。
改变态度
英国体育部长休·罗伯森(Hugh Robertson)在接受BBC采访时则表示,残奥会的“传承”始于“确定给奥运和残奥会选手的拨款、新的场馆和设施、今后将陆续在英国举办的各类重大体育赛事、中小学运动会首次规定必须包含残疾人运动内容、政府新制定的青年体育战略和其他项目都包含了残疾人体育运动要素”。
在英国的现实生活中,残障人士通常各过各的日子,各自应对自己面临的问题;一旦他们集结起来,通常总是为了应对共同面临的挑战和威胁,包括社会歧视和残疾人福利遭削减。
直播伦敦残奥会的电视台4频道(Channel 4)做了一项民意调查,发现三分之二受访者承认残奥会改变了他们对残疾的态度。
对于残疾人来说,残奥会不但励志,也标志着身患残疾的下一代有更多机会参加体育运动并在这个领域取得骄人成绩。
残奥会也突破了一些涉及残疾的不成文“禁区”,人们在讨论假肢等原来多少有所避讳的话题时更放松、更自然。
英国残奥协会(BPA)则表示,可能今年12月将在英格兰举办一个残奥节(Paralympic Festival),在残疾人群体里选拔新的体育苗子。
相关文章
赞助商推广链接
文章随机推荐
- 当心藏在秋乏背后的疾病
- 9成超市食品含添加剂 能看懂食品配料单者甚少
- 快讯:女子现代5项陈倩第五立陶宛选手夺金
- 长跑名将法拉赫伦敦豪取四连冠 尤金约战贝克勒
- 波士顿马拉松奖牌网上兜售 或混乱中捡到牟利
- 羽联总决赛谌龙2-0杜鹏宇夺冠 成林丹后第2人
- 郎平:决定后就不再纠结 带国家队不偏袒恒大
- 中国3-2荷兰夺冠世界杯?是真的!世界机器人大赛
- 棋手入段可享公务员待遇 待遇丰厚引众多北漂族
- 欧巡赛丁俊晖5杆破百错失147 携梁文博进16强
- 孔令辉竞聘陈述 规划女乒五主力点出四大对手
- 迪拜赛郑洁组合仅得1局 负2号种子无缘决赛
- 中心两大原因力挺朱志根 孙杨单飞?不可行!
- 澳洲赛傅家俊力克罗伯逊 夺个人排名赛第2冠
- 女排大奖赛名单:马蕴雯回归 联赛得分王落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