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曹妃甸163 > 旅游频道 > 旅游动态

京77个文物修复计划立项 部分受灾文保单位开放

发布:2012/8/20 12:58:23  来源:环渤海新闻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北京市文物局已完成灾后文物修复计划编制,各项修复工作已全部启动。目前,市文物部门结合本市文物修缮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修缮计划,已经完成万寿寺、大钟寺等77个项目立项审核工作,为尽快启动文物保护修复工程、实施灾后文物重建计划奠定了基础。

  昨日,市文物局发布通知,要求各区县都要配置抽水机、发电机、抢险支撑器材、沙袋和抢救工具等防汛物资。

  160多处不可移动文物受损

  “7·21”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后的3天内,本市就完成文物建筑受损数量与经费摸底情况调查,并及时向国家文物局、市政府提交情况报告。

  这份“伤情”报告显示:由于特大暴雨的袭击,受灾严重的区县部分文物保护单位院内积水严重,如大葆台、智化寺、金陵墓穴等。另外,云居寺、田义墓等部分文物保护单位围墙出现局部坍塌,但没有发生人员伤亡等严重事故。

  大雨过后,城区文物受损较小,但郊区文物建筑受损情况较大,特别是区级以下不可移动文物受到较大损失。房山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海淀区、门头沟区部分文物建筑受损,仅房山区一地初步发现有80多处文物出现险情。据统计,本市160多处不可移动文物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受损面积约21万平方米。

  山上文物集体“护坡”

  统计文物“伤病”同时,一批文物古建专家赴实地开“药方”。

  市文物局介绍,“7·21”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后,本市立即成立灾后文物修复工作领导小组和抢险工作队,组织各区县文物部门进行现场排查,特别“问诊”了长城等位置偏远的文物建筑安全状况。

  有些文物还要看“内伤”。文物部门介绍,一些位于山区的文物,外表没有发生太大损伤,但其周边环境受到大雨冲刷损失严重。为防止汛期发生文物二次破坏,各单位立即组织进行勘察,山上文物要集体“护坡”,尽快还原周边土方,对文物本体进行加固,防止次生灾害对文物造成破坏。

  慈善寺就位于石景山区的天台山。这座寺庙大悲殿内,供金漆木雕观音像,两旁有碧霞元君等八尊塑像,这种佛、道两家共进一堂的殿宇,在京郊已不多见。虽处深山,这座寺庙却因爱国将领冯玉祥而名声在外。据考证,民国时期,冯玉祥曾数次居住在此。大暴雨后,该寺碑林西侧护坡局部倒塌,受灾面积30立方米,管理使用单位用20天时间初步完成抢修工作。

  文保单位每天报抢险进展

  8月3日,市文物局要求各区县紧急购置抽水机、发电机、抢险支撑器材、沙袋和抢救工具,提高各区县紧急灾情的处置能力。“每天有专人负责整理区县文物受损情况和排险工作信息,向有关部门报告。”市文物局文保处有关负责人介绍。

  目前,市文物部门结合本市文物修缮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修缮计划,已经完成了万寿寺、大钟寺、香山寺、沿河城等77个立项审核工作,项目覆盖全市16个区县。

  另外,部分受灾的文保单位已经对外开放。比如,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内,6大化石地点中,鸽子堂、顶盖堆积、新洞暂停开放,但其他景区仍正常营业。目前,文保、地质专家已赴现场评估研判,抢修方案将在下周设计完成。

  市文物局介绍,由于最近一个时段的频繁降水,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墓葬周边土壤地下水饱和,造成墓坑湿度严重超标,达到85%。因为无有效除湿手段,造成墓葬土体、骨骼滋生霉菌。博物馆及时采用临时措施,并购进除湿设备,对墓葬进行紧急抽湿,在抽湿系统运行期间湿度暂时降至68%。

  记者刘冕

相关文章

赞助商推广链接
Copyright © 2003-2009 Cfd16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