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曹妃甸163 > 信息资讯 > 曹妃甸新闻

清华博士孙国亮:甘愿扛起建设家乡的事业

发布:2012/7/10 13:19:20  来源:转载  浏览次  编辑:佚名
  现任曹妃甸发展投资集团总工程师的孙国亮,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唐海人,这位“清华博士”学业有成后即投身于曹妃甸大规模开发建设的洪流之中。在三年的时间里,他怀着对家乡的热爱,凭着坚韧的意志,兢兢业业、奋力拼搏,在曹妃甸大开发的雄壮诗篇中写下了精彩的一笔。

  “曹妃甸,是我们发挥才能的大舞台”

  2009年7月,孙国亮获得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当时,在“清华博士”光环笼罩下的孙国亮,成了名副其实的“香饽饽”。各大企业、院所以及科研机构纷纷向孙国亮抛来“橄榄枝”,均开出许多优厚的条件让他加入。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考虑,孙国亮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不理解的决定——加入曹妃甸基础设施投资公司(曹妃甸发展投资集团前身),做一名普通员工。

  听到这个消息,同学们都嘲笑孙国亮:“你一个清华博士,放着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不去,却到刚刚起步的曹妃甸去做基层工作,你会因为这个选择而后悔的”。孙国亮的爱人更是不愿放弃她在北京的工作与生活,跟他去一个偏僻而陌生的地方。

  当时做出这个决定,孙国亮的理由很简单:“我是唐海人,从小到大,吃的是家乡的米,喝的是家乡的水,我深深眷恋着这片土地。自从离开家乡到外地读书那一刻起,我就暗下决心:当自己学有所成的时候,一定要回来,尽自己所能将家乡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以此回报家乡对我的养育之恩。”于是,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孙国亮来到了当时基础设施相对较差、吃住行都不方便的曹妃甸,从一名普通员工干起。

  “为把家乡建设地更美好,再苦再累都值得”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刚刚参加工作的孙国亮对相关业务一无所知,工作中难免到处碰壁,但他立下誓言:“为把家乡建设地更美好,再苦再累都值得。”孙国亮凭着自己扎实的理论功底、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勤学好问的钻研精神,在短时间内便熟悉了业务,出色地完成了公司交给自己的每项工作。为此,公司破格提拔孙国亮,很快让他加入了工程项目的管理团队。

  公司对自己的信任,让孙国亮进一步坚定了信心。工作中,没有人刻意分配任务,但孙国亮手上总有干不完的活。无论是在公司还是在家里,孙国亮总是一遍遍地思考如何加快建设速度、如何节约建设资金、如何完善手续和规范程序……

  在这样的工作状态下,孙国亮几乎从没管过家。2010年,孙国亮爱人有了身孕,身为丈夫,他理应对妻子呵护备至。但由于工作忙,孙国亮总是抽不出时间,甚至连做检查都是妻子自己挺着大肚子在医院跑上跑下。

  女儿出生后,爱人几次催孙国亮去给孩子办户口,可他却总是忙得抽不出身,这一拖就是半年。无奈之下,妻子不得不自己抱着孩子填报了户口。理解丈夫的妻子总是跟孙国亮开玩笑说:“我讨的不是老公,是‘老长工’,是‘工作狂’。”

  “我的人生答卷中绝不允许有任何污点”

  在平时工作中,除了拼命,孙国亮非常细心,对工程的每个过程、每个细节都反复推敲,也因此受益匪浅。

  在下工地的过程中,孙国亮发现强夯工艺在建筑地基处理和路基填筑过程中被大量使用,也敏感地觉察到强夯对周边地下结构尤其是桩基会产生重要影响。为此,他与唐山学院开展了课题研究,着手解决强夯振动对周围已完成的建筑物或桥梁地基基础的影响。该课题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工程建设上得到广泛应用,课题论文也被核心期刊收录。

  孙国亮还积极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借智借脑为集团公司服务。2010年6月他邀请河北省交通厅专家组,对在建的多项重点工程进行全面检查,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指导性意见,有力的推动了工程建设水平整体改善。

  “设计笔下一条线,工人累得满头汗,国家花费千百万”说得就是设计控制的重要性。作为项目设计的把关者,孙国亮坚决拒吃“四碗面”:求真务实不装“门面”,廉洁自律不讲“场面”,谦虚谨慎不摆“脸面”,公道正派不给“情面”。记不清有多少次,孙国亮将前来说情、走关系的人员拒之门外,又有多少次,将收获的“红包”和礼物退回或上交。有人说孙国亮傻,有人说他假正经。对此,孙国亮却不以为然。他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的人生答卷中绝不允许有任何污点!”

  三年来,孙国亮先后获得河北省优秀共产党员、唐山市劳动模范、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荣誉。

  孙国亮(中)在曹妃甸西通路高架桥施工现场进行技术指导。 记者李响 摄

相关文章

赞助商推广链接
Copyright © 2003-2009 Cfd16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