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家寒食节里话养生
清明节将近,扫墓、踏青、祭拜先人是人们的传统习俗。您可知道,清明节前夕还有个寒食节,即厨房不生火,只能吃生食或备好的熟食,以纪念先人。
寒食节里要“吃冷”?
连日来,武汉各地阴雨连绵,早晚气温相差大,呼吸系统疾病高发。就中医养生而言,流传下来的吃冷食习俗适不适宜?武汉市中医院呼吸内科主任陈红介绍,中医学讲“当春之时,食应减酸宜甘以养脾壮阳”,春天是阳气生发的季节,所以,人们应该顺应天时的变化,通过饮食调养阳气以保持身体的健康。
她强调饮食宜甘而温,富含营养,以健脾扶阳祛湿为食养原则,忌过于酸涩,宜清淡可口,尤忌油腻生冷。温食有利于护阳,姜、葱、韭菜宜适度进食,但也不宜多食大辛大热之品,如参、茸、烈酒等,以免助热生火。至于寒凉、油腻、粘滞之品易伤胃阳气,则应尽量少食。
协和医院营养医师蔡红琳也认为,春天万物复苏,人体血管开始扩张,代谢加快而供氧不足就容易犯困,此时要避免吃燥性、刺激性食物,如羊肉、辣椒等,而多吃新鲜上市的果蔬,一来可预防犯困,还能避免上火。
清明踏青怎么“踏”
“儿童、孕妇、老人和身体虚弱的人自身抵抗力差,容易遭受风寒侵袭,清明外出时这些人是‘重点保护对象’。”陈主任说,一定要注意保暖和休息,如果防护不慎,则会引起疾病或者加重原有病情。
此外,许多从外地赶回老家祭祖的游子,尤其要注意保暖和休息,旅途疲劳会使人的免疫力在一段时间内有所降低,如果再加上情绪波动,很容易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影响假期以后的正常工作。
建议清明外出期间,最好穿着轻便保暖的衣物、穿舒适、轻便的运动鞋,长途跋涉前早晨一定要吃顿热乎乎的饭,以抵御低温等活动对体能的消耗。
寄托哀思莫忘情
清明节扫墓人们的心情是“路上行人欲断魂”。很多人采用扫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哀思,但是悲伤情绪很容易传染,尤其是对于独居的老人、中年丧偶等人群来说,会引起过分悲伤,难以走出悲伤情绪。心理医生认为,这种悲伤、抑郁的情绪不宜持续得时间过久,春季是万物生发的季节,心情应该保持舒畅,才利于春季养生,长期处于抑郁、悲伤的状态容易伤肝脾,可以通过踏青、散步等来调节心情,让身心得到愉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