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曹妃甸163 > 生活频道 > 互联时代

华视传媒股东称欲罢免现董事长李利民

发布:2011/11/27 10:46:57  来源:网易  浏览次  编辑:佚名

股东要求罢免董事长的情节再次上演。

华视传媒(NASDAQ:VISN)起诉数码媒体集团(DMG)原股东过度粉饰财务数据,致使其收购价格出得太高,拒绝支付余下款项;DMG拿不到钱反被告,原DMG现华视传媒股东橡树投资和戈壁投资一纸告示公布于媒体,指责华视传媒业绩下滑太厉害,欲罢免现董事长李利民。

据记者了解,华视传媒股东包括华视传媒的两位创始股东、长期投资方麦顿、战略投资方分众传媒等,两位向董事会发公开信的股东橡树投资和戈壁投资,合计持有股份约7.5%。

华视传媒目前是中国最大公交地铁移动电视广告运营商。

火速的并购

华视传媒的做事风格用雷厉风行来形容非常贴切。

2005年4月,华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在深圳创立,2007年赴美上市,融资1.08亿美元,在当时创下纳斯达克最快上市公司的纪录。

在公交广告领域实现突破的华视传媒,要进入地铁领域,却并不顺利,而此时,北京DMG扩张迅速。

DMG创立于2002年,覆盖7个城市、27条地铁线路,并有3.4万个地铁电视终端,和香港地铁线路的独家广告运营权,对华视传媒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华视传媒2008年就开始与我们联系,当年开价是8000万美元。但是,我们没有同意。”DMG一名创始人表示。“2009年12月,华视传媒将会与DMG等几家公司一起竞标,但是凭华视传媒当时的能力,成功竞标完全没希望。为了得到地铁项目,9月份开始,华视传媒又与DMG接触,谈收购的事宜。”上述人士表示,“他们将价格开到了1.6亿美元,11月双方火速签署收购协议。”

本次收购价格1.6亿美元,华视传媒首期支付4000万美元以及价值6000万美元的股票,其余款项,华视传媒承诺将在接下来的两年,分期付款。“2010年11月要还款时,华视传媒开始与我们讨价还价,想要延期支付,我们表示同意。”该创始人表示。

但在2010年12月29日,华视传媒在美国高等法院对DMG提起诉讼,理由是:DMG前股东提供虚假财务信息诱使华视高价收购了DMG,华视并拒绝支付剩下的6000万美元。“他们的指控非常奇怪,当初收购的时候,华视传媒并没有对DMG的具体营收数字提要求,只要求提供一份审计后的业绩数据,并且华视传媒等到要还款的时候,才想到起诉我们,是不想还钱了。”上述DMG创始人表示。

华视业绩好与坏?

不过DMG创始人的上述说法,遭到华视传媒否认。华视传媒内部人士称,没马上起诉,因为看到继续合作的可能性。

上述人士表示,“说华视传媒没有对DMG的审计报告进行要求,完全不符合事实。DMG必须提供经过一所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严格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是当时的必要条件。但是由于收购比较紧急,本着对DMG的信任,一个月之后,安永才给我们提供相应数据,但这与DMG提供的财务数据,存在非常大的差异。”

此差异主要体现在2009年前8个月DMG的净收入与净利润,DMG报告这两项数字为1.04亿元人民币及-5010万元人民币,而安永报告为6680万元人民币及-1.8亿元人民币,两者差异很大。“DMG前股东打官司,一天没有判决,钱就能拖一天不支付。华视传媒现在业绩下滑,股价目前已经跌得只有零头,也根本无力支付余下款项。”上述DMG创始人向本报表示。

但华视传媒认为业绩下滑之说并不成立,“2011年前三季度,华视传媒的广告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7%,业绩增长非常强劲。最近几个季度以来由于受部分中国概念股财务丑闻以及美国股票市场整体行情低迷拖累,华视的股价表现相对疲弱。我们认为股价的暂时波动主要是由于市场因素造成。”华视传媒管理层回复记者说。

原告变被告

双方的互相指责,迅速演变成一系列的官司。2月22日,DMG前股东集体向纽约法院递交法律意见书。25日,DMG又将华视传媒告上法庭,认为华视传媒违反并购时签订的各项协议,并要求华视传媒履行所有协议,补偿性损害赔偿金判决等。

该案于今年5月份在美国纽约州高等法院开庭审理。11月3日,该法院下发裁决书认为,华视传媒提供的证据不足以确证DMG前股东构成欺诈,因此不支持华视对DMG提起的关于欺诈的诉求。法院宣判华视传媒败诉,要求启动抵押华视传媒3000万美元资产的法律程序,以偿还收购DMG的分期款项。

11月15日,华视传媒DMG前股东的主要股东橡树投资和戈壁投资又选择再公开致信华视传媒董事会,声称对这家公司的未来感到十分担心,要求董事会另觅人选接替李利民出任华视传媒董事长。

11月16日晚,华视传媒官方回应称,董事会高票通过决议,支持李利民继续担任华视传媒董事长兼CEO。

董事长的职位无忧,但是其治理公司不善的说法则被股东橡树投资和戈壁投资在媒体上进行渲染。“尤其在收购DMG的地铁广告业务以后,华视传媒令人费解地解聘了大多数关键销售团队,导致并购后的整合失败。”“不可否认的是,李利民曾经对DMG有很高期许,还拟出了DMG单独上市的计划。李开始让DMG继续独立做地铁业务,华视传媒继续做公交业务,两者分开经营。但一个月后,华视传媒和DMG销售人员开始恶意争抢业务,DMG高层被架空,看不到前途DMG人员纷纷离职。”DMG一名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

华视传媒否认对DMG整合不力的指责,并称,2010年全面整合数码媒体集团后,DMG地铁电视平台的收入有了非常大的增长。“2010年该平台的收入较并购前的2009年实际收入增长一倍多;2011年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继续高速增长。”

华视传媒称,排挤DMG团队也是完全虚构。“华视在收购数码媒体集团后,自然要对双方团队进行整合,原则是完全一视同仁、择优录取。再者,媒体公司人员流动率本来就比较高,流动的最主要原因,是业绩未如理想而主动离职,华视传媒从未有过大规模解聘原DMG员工的事情。”“由于华视传媒的排挤,目前原DMG的员工还留下来的,将近10人左右。”DMG一名原高管表示。不过这一数字,被华视传媒更正为至少还有60名。

对于与DMG原股东之间的纠纷的法院判决,华视传媒并不认可,表示还将继续上诉。

(本文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石俊) 肖旭

相关文章

赞助商推广链接
Copyright © 2003-2009 Cfd163.com All rights reserved.